分類名稱:(ㄇ)木犀科
中文名稱:光臘樹
學名:Fraxinus formosana Hayata
科屬別:木犀科
別名:白雞油、白蠟樹、山苦楝、脫皮樹
用途:
1.木犀科植物共有500多種,廣泛分布於溫帶、熱帶地區。其中,臺灣的木犀科植物占有38種之多。
2.木犀科為常綠、落葉喬木或灌木,部份為藤本。
3.其中,連翹、女貞可供藥用,桂花、油橄欖可供食用,雪柳、丁香可供觀賞和綠美化用、茉莉花可製成香茶飲用。
簡介
梣屬落葉喬木,原產南亞至東亞熱帶及亞熱帶地區。樹高10~20m,主幹高聳直挺,分枝角度較小,樹冠圓形。樹皮灰白色,質地粗糙,老皮會呈雲片狀剝落。對生單數羽狀複葉,小葉3~7對,小葉卵至長卵形,葉長2~10cm、葉寬1~5cm。葉面光亮,葉身波浪狀。圓錐花序自枝端伸出,花白色,花徑約0.5cm。翅果匙形,長0.5~3cm。開花期夏季,結果期秋季。
栽培
適合全日照環境,對土壤的適應性強,只要不積水的地方都適合種植。植株抗旱性較強。栽培初期春至秋季每季施用一次長效性肥料。修剪以不良的過密枝為主。繁殖採用播種法。
應用
樹形姿態優美,且抗風耐旱,是優質的行道樹與庭園樹。蟬及獨角仙等昆蟲嗜食光蠟樹的汁液,常栽培於學校、農場或造林,作為生態教學與復育使用。細緻堅韌的木材俗稱「白雞油」,可作建材、家具、運動器具及工藝品等加工品。幼株葉片細緻光亮,可作為盆栽觀葉植物欣賞。
知識
台灣有三種樹木的木材因為有光澤,很像上了雞油般光滑瑩亮,所以有「雞油」的俗稱。這三種分別是「雞油」櫸木、「紅雞油」榔榆、「白雞油」光蠟樹。三種都是優良木材,用於裝潢與家具使用。
別名:台灣光蠟樹、白蠟樹、白雞油、脫皮樹、山苦楝、台灣白蠟樹
來源:台灣景觀植物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