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聯合國「二十一世紀議程」(Agenda 21)發表於1992年巴西里約熱內盧召開的「地球高峰會(Earth Summit)」,又稱為「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UN Conference on the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二十一世紀議程」主要分為「社會與經濟層面」、「保存及管理資源以促進發展」、「強化主要團體角色」及「實施策略」等四部份,規劃出世界永續發展推動的行動綱領。其內容涵蓋消滅貧窮保護及增進人類健康將環境與發展問題納入決策過程保護大氣層維護生物多樣性毒化物和有害廢棄物及核廢料管理婦女公平發展強化原住民及社區角色促進教育及培訓40項主題。

  二十一世紀議程指出,資訊、整合和參與,是幫助所有國家界定永續發展的關鍵因素,並強調每個人都是資源使用者,也是資訊提供者,可建立新的運作方式,以促成跨行業協調,並將環境及社會關懷整合於經濟發展的決策過程。此外,它還強調擴大公眾參與決策過程,是永續發展成功的前提。

  臺灣因應二十一世紀議程的永續發展全球趨勢,先於1999年成立「行政院全球變遷政策指導小組」,由相關部會首長及專長學者組成,下設因應全球環境問題及永續發展等六個工作分組。1997年,該指導小組提升擴大為「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簡稱永續會),當中分組經過多次變革。永續會於2000年完成「廿一世紀議程-中華民國永續發展策略網領」,2002年時由行政院長兼任主任委員,2004年完成「臺灣21世紀議程-國家永續發展願景與策略綱領」,以「永續經濟」、「永續社會」、「永續環境」為三大面向,其基本原則包括:環境承載與平衡考量原則、成本內化與優先預防原則、社會公平與世代正義原則、科技創新與制度改革並重原則、國際參與與公眾參與原則等。2001年時,教育部提出的九年一貫環境教育課程,其說明中所提及的環境教育理念,也呼應了「二十一世紀議程」的永續概念。

資料來源:臺灣大百科全書

撰稿者:范靜芬

最後修訂日期:1010104

參考資料:

1 林德昌。2005。《永續發展與聯合國「廿一世紀議程」》。臺北:青輔會。

2 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2005。《臺灣二十一世紀議程—國家永續發展願景與策略綱領》。臺北:經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咕咕愛囉嗦 的頭像
    咕咕愛囉嗦

    咕咕愛囉唆

    咕咕愛囉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